【共同打造美麗人居環境】新縣:內外兼修打造“四美鄉村”
歡迎訂閱《信陽手機報》移動用戶發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開通 3元/月 不收GPRS流量費
初冬時節,沿省道205線新縣泗店段驅車而行,翻過一座小山丘,寬闊柏油路旁一處樸素典雅的村落闖入眼簾:錯落有致的民居、整齊劃一的竹籬笆、干凈整潔的小徑、清澈見底的池塘……無不讓人感受到村落的寧靜秀美。
村子叫大畈,是新縣“紅色傳承”精品線路上的重要節點,2021年這里被確定為全縣鄉村建設試點村。今年以來,按照浙江大學編制的村莊規劃,這里啟動了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風貌管控,實施美化、綠化、亮化提升工程,扮靚了鄉村“顏值”。曾經破敗的3個村民組成了集紅色教育、多彩田園觀光體驗、民風民俗展示于一體的多彩田園樂居村。
大畈村的變遷是新縣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新縣堅持以規劃為鄉村塑形,制定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,編制鄉村建設規劃,在規劃指導下有序推進“四美鄉村”建設,并結合全域旅游發展,持續提升“紅色傳承”“豫風楚韻”“兩山實踐”3條精品線路,推進農區變景區、農房變客房、農品變禮品,發展美麗經濟,讓農業變強、農村變美、農民變富。
振興鄉村,美麗鑄魂。新縣每年設立1000萬元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專項獎補資金,3年累計整合涉農建設性資金12.8億元,集中用于“四美鄉村”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。重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“三清、五改”“八亂”整治,陳年垃圾、大理石材加工、戶外廣告招牌,非正規垃圾堆放點、污染坑塘全部清零,真正做到掃干凈、擺整齊、拆順暢、配設施、保常態。建立“戶集、村收、鄉轉運、縣處理”垃圾處理體系,開展垃圾分類試點,推進垃圾由“扔進桶”向“分好類”轉變。堅持因地制宜,科學選擇農村污水治理方式和技術,實現無動力污水處理設施全域覆蓋。強力推進廁所革命,新建旅游及農村衛生公廁800多座,完成農戶衛生改廁3萬多戶,被評為河南省“廁所革命”先進單位。
環境更優,生活更美。在鄉村建設中,新縣聚力打通群眾出行、飲水、保障等瓶頸。推進通村組道路建設,100人以上的自然村實現“村村通”。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,農村安全飲水實現全覆蓋。完成所有鄉鎮敬老院新建、改擴建工程和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,實現農村危房“清零”,特殊困難群體得到更多關愛。實施“點亮鄉村”工程,安裝路燈3000余盞,實現所有村莊主要干道和公共活動場所夜晚有照明。結合鄉村旅游發展,打造田鋪大塆等一批美麗鄉村示范村,5萬多名群眾在產業發展中增收致富。
同心同向,匯聚合力。在“四美鄉村”建設過程中,新縣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,創新開展“四面紅旗支部”評選表彰活動,調動村級積極性。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,明確總投資400萬元以下的簡易工程由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優先實施,讓村級組織更好地發動群眾、組織群眾、服務群眾。推廣建設“幸福驛站”,設置清潔庭院、誠實守信、移風易俗等十大類26項積分項,村民憑積分隨時兌換生活用品,激勵群眾參與鄉村建設,真正實現全員共建、全員受益。
如今的老區新縣,鄉村面貌愈加亮麗,交通出行愈加通暢,生產生活愈加富足,“顏值”與“氣質”相得益彰,“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好生活”愿景正在老區大地變為現實。

- 上一篇:沒有了
- 下一篇:祝賀!商城縣擬被授予2021年“中國天然氧吧”稱號
報曉風
信陽日報微信
掌上信陽微信
信陽日報新浪微博
信陽日報騰訊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