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市特色農業發展勢頭良好
歡迎訂閱《信陽手機報》移動用戶發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開通 3元/月 不收GPRS流量費
信陽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長喜
記者昨日從市人大常委會獲悉,近日,市人大常委會聽取了我市優勢特色農業發展情況的報告。報告顯示,我市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特色農業發展勢頭良好。
根據市政府《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的意見》,我市特色農業重點發展方向為兩大類13項,其中屬于省定我市特色產業的有水稻、弱筋小麥、油茶、茶葉、水產品、花生、蔬菜、花木共8項;屬于本地特色產業的有畜禽、食用菌、中藥材、油菜、紅薯共5項。自2019年以來,我市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堅持調優品種結構、調大經營規模、調響特色品牌、調長產業鏈條,推動特色產業區域化、規?;?、品牌化、綠色化發展,產業發展呈現特色養殖規模更大、綠色種養覆蓋更廣、特色農業品牌更響、產業鏈條延伸更長、產業聚集程度更高等特點。據統計,我市弱筋小麥、再生稻、稻田綜合種養分別發展到247萬畝、47萬畝、103.1萬畝,茶園總面積215.3萬畝,油茶總面積98.29萬畝,優質花生種植面積103萬畝。截至6月底,全市有效期內“三品一標”企業(不含固始)139家,產品202個,新增省級知名農業品牌17個,累計69個。173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共有從業人員3.36萬人,預計實現主營收入314.76億元。
據悉,下一步,我市將進一步落實《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的意見》,持續促進特色產業規?;l展,持續做強農業品牌,試點開展農業綠色發展支撐體系建設,整市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,并積極推動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,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促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奠定發展基礎。

- 上一篇:沒有了
- 下一篇:市第九服務工作組為企業解難紓困助發展
報曉風
信陽日報微信
掌上信陽微信
信陽日報新浪微博
信陽日報騰訊微博